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251頁,第1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42頁,第3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05頁,第35字
音《集韻》:呂䘏切,音律。《說文》:素屬。《博雅》:紈𦆾,素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紼也、索也。或作𦆽、繂。
注解
〔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𦆾〕字拼音是lǜ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素、率。
𦈁的意思
基本释义
𦈁
◎同“𦆾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所律切頁碼第440頁,第8字續丁孫
𦈁
異體𦆾
 素屬。从𦃃率聲。
素屬。从𦃃率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所律切頁碼第1041頁,第5行,第3字述
 素屬。從素率聲。
素屬。從素率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所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648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52頁,第6字
 𦃃屬。
𦃃屬。
段注素當作索。索見《𣎵部》。繩索也。从素之字,古亦从糸。故𦆾字或作𦆽。或作繂。采尗《毛傳》曰:紼,繂也。謂麻繩也。今《說文》譌作素屬。乃不可通矣。
从𦃃。
段注猶从糸也。
率聲。
段注所律切。十五部。
𦆾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70頁,第7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20頁,第4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34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85頁,第2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23頁,第3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933頁,第5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251頁,第1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499頁,第2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786頁,第4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47頁,第18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60頁,第12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620頁,第1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835頁【補遺】第17934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492頁,第4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47頁【崇文】第4585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08頁 | 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551頁,第1字 | 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2頁,第3字 | 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219頁,第13字 | 
 
				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