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備考・子集 部首:亅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783頁,第1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85頁,第2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頁,第5字
义《字彙補》:同「𢆊」。
注解
〔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備考・子集,康熙部首是亅部。
〔𠀩〕字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兀、丂、丁、;、𠀒、丁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𠀩的意思
基本释义
𠀩
◎同“汀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他丁切頁碼第373頁,第7字續丁孫
汀
 平也。从水丁聲。
平也。从水丁聲。
𠀩
異體𢆊
 汀或从𠀒。
汀或从𠀒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它寧反頁碼第913頁,第4行,第2字述
 平也。從水丁聲。
平也。從水丁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水岸平處,京師南九里汀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13頁,第5行,第1字述
 汀或從平。
汀或從平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他丁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239頁,第1字許惟賢第974頁,第4字
 平也。
平也。
段注謂水之平也。水平謂之汀。因之洲渚之平謂之汀。李善引《文字集略》云:水際平沙也。乃引伸之義耳。
从水。丁聲。
段注他丁切。十一部。
 汀或从平。
汀或从平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水之平也。洲渚曰汀,引申之義也。
汀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38頁,第14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44頁,第7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11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89頁,第7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45頁,第16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631頁,第3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770頁,第2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531頁,第1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383頁,第3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94頁,第14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71頁,第13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944頁,第3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093頁【補遺】第17685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474頁,第1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79頁【崇文】第3913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95頁 | 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63頁,第1字 | 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98頁,第3字 | 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039頁,第3字 | 
 
				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