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97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84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58頁,第4字
音《唐韻》:胡典切,音峴 —— 蟲名。《說文》:螠女也。詳螠字註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胡千切,音賢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呼典切,音顯。《類篇》:小蛤。《隋書・劉臻傳》:好啖蜆,以父諱顯,因呼蜆爲扁螺。
义又,湖名。《史記・夏本紀》〔註〕:三江,一江東南上七十里,自蜆湖名曰上江。
义或作𧖙。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愛日堂藏本: 第629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68頁,第24字
《說文》螠女也。
謹照原文螠改縊。
注解
〔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蜆〕字拼音是xi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見。
〔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iǎn] ⑴ 軟體動物,介殼形狀像心臟,表面暗褐色,有輪狀紋,內面色紫,棲淡水軟泥中。肉可食,殼可入藥。亦稱“扁螺”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蜆的意思
蜆蚬
 xiǎnㄒㄧㄢˇ
xiǎnㄒㄧㄢˇ基本解释
◎軟體動物,介殼形狀像心臟,表面暗褐色,有輪狀紋,內面色紫,棲淡水軟泥中。肉可食,殼可入藥。亦稱“扁螺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胡典切頁碼第443頁,第11字續丁孫
蜆
 縊女也。从虫見聲。
縊女也。从虫見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胡典切頁碼第1047頁,第1行,第2字述
 縊女也。從虫見聲。
縊女也。從虫見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胡典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665頁,第5字許惟賢第1159頁,第13字
 縊女也。
縊女也。
段注與《釋蟲》同。郭云:小黑蟲。赤頭。憙自經死。故曰縊女。
从虫。見聲。
段注胡典切。十四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音轉為磬。《禮記》「磬于甸人」,磬,縊死也。先有此字,音轉為蜆,為縊蟲。
蜆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77頁,第2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28頁,第10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39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89頁,第2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26頁,第18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948頁,第3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274頁,第1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549頁,第1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805頁,第4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50頁,第15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65頁,第1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653頁,第2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927頁【補遺】第17946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912頁,第3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59頁【崇文】第4633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25頁 | 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553頁,第9字 | 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39頁,第3字 | 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225頁,第13字 | 
 
				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