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296頁,第1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43頁,第3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89頁,第27字
音《唐韻》:子力切,音卽。《說文》:細理木也。《玉篇》:似松,有刺。《山海經》:𢇨陽之山,其木多㮨、枏、豫章。張衡〈南都賦〉:檉松楔㮨。
注解
〔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㮨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í、j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畟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㮨的意思
基本释义
㮨
jìㄐㄧˋ◎拼音jì。水松, 一种落叶乔木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子力切頁碼第184頁,第28字續丁孫
㮨
 細理木也。从木畟聲。
細理木也。从木畟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煎弋反頁碼第459頁,第2行,第1字述
 細理木也。從木畟聲。
細理木也。從木畟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字書》:㮨木似松。張衡《南都賦》亦言之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子力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993頁,第1字許惟賢第438頁,第4字
 細理木也。
細理木也。
段注㮨見《西山經》、《南都賦》。郭曰:㮨似松。有刺。細理。劉淵林注《蜀都賦》曰:楔似松。有刺。按蜀都楔字葢㮨之譌。
從木。畟聲。
段注子力切。一部。按此篆亦失其舊次。當與諸木名爲伍。
㮨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64頁,第7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69頁,第7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65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31頁,第13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28頁,第1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00頁,第5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404頁,第2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068頁,第3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173頁,第2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43頁,第33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30頁,第16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845頁,第2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5881頁【補遺】第16871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866頁,第1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82頁【崇文】第1925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725頁 | 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830頁,第1字 | 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571頁,第4字 | 
 
						 jí
j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