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07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89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62頁,第41字
音《唐韻》:武緣切;《集韻》:彌延切,𡘋音綿。《說文》:馬蜩。
义或作𧏈。《類篇》:又作蝒。
注解
〔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蝒〕字拼音是mi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面。
〔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ián] ⑴ 蚱蝉,一种发声很响的大黑蝉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蝒的意思
蝒
 miánㄇㄧㄢˊ
miánㄇㄧㄢˊ基本解释
◎蚱蝉,一种发声很响的大黑蝉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武延切頁碼第443頁,第1字續丁孫
𧏈
異體𧍹、蝒
 馬蜩也。从虫𡇢聲。
馬蜩也。从虫𡇢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武延切頁碼第1046頁,第4行,第2字述
 馬蜩也。從虫面聲。
馬蜩也。從虫面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武延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664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59頁,第3字
 馬蜩也。
馬蜩也。
段注與《釋蟲》同。凡言馬者謂大。馬蜩者,蜩之大者也。《方言》曰:蟬,其大者謂之蟧。或謂之蝒馬。蝒馬二字誤倒。此篆不與下文蜩蟬螇蚗諸篆爲伍。不得其故。恐是淺人亂之耳。
从虫。面聲。
段注武延切。十四部。
蝒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76頁,第8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27頁,第9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39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88頁,第13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26頁,第8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946頁,第4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271頁,第3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544頁,第1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803頁,第3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50頁,第5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64頁,第8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649頁,第3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917頁【補遺】第17945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004頁,第3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58頁【崇文】第4629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23頁 | 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36頁,第3字 | 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25頁,第3字 | 
 
						